发布时间2025-07-05 16:19:18 来源:小编 阅读次数:次
针对布局全国市场过程中,农场面临自营糯米外销运距远、成本高等问题。崔少宁认为◆◆★■■◆,如果上级能够牵头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建立“云仓”◆★◆■★,更有利于糯稻等大宗货物转运。
有了自己的加工龙头◆■★★■,农场可以依托铁路资源形成物流集散中心,为五芳斋■★■■、古越龙山等合作企业提供代收代储代加工服务★◆,产业洼地骤变成产业高地◆★。
创业农场通过强基地、补链条、优品牌,推动糯稻生产向定制化、品牌化、高端化转型,不仅彻底改变了糯稻种植★◆■■■★“看天吃饭◆★★◆■★”的现状■◆◆◆★★,也做到了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创业农场的糯稻产业发展之路,其本质就是将北大荒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当一粒糯米同时承载着产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时★◆★★,其产业价值便突破了农业生产的物理边界,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心头”的跨越。(来源:创业农场)
创业农场工业园区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稻米加工生产线万吨,还有一条铁路专用线……
别看糯稻如今在农场风光无限,当初起步却很艰难。回顾糯稻种植史,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农场第二管理区农户张军峰感慨颇多◆■■:■◆■★★★“糯稻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赶上好年头,价格高了,第二年大家就一窝蜂地种,结果种得多了凯发k8官方app下载,价格就下来了◆■,种植户又没积极性了。”
短短两年间,创业农场与五芳斋的订单合同就从2023年的3万亩扩大到7万亩;与古越龙山签订黄酒糯稻订单种植3万亩■★★■■。手握大把的订单,农户种植糯稻更加有底气了。
有好地才能打好粮。近年来,农场一方面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实施农业“三减”行动,让糯稻铺上了“绿色农业★★■”底色◆★★■。一方面在高标准农业田建设上下猛力,2024年就新建高标准农田12.85万亩,新增标准化格田近10万亩■★◆。农场还引进推广优质糯稻◆★“龙粳57”◆★◆“垦稻1918”等品种★★■◆◆。
农业科副科长宋建艟说,特别是近几年,农场除了有大面积推广温汤浸种、双氧浸种催芽、叠盘暗室育秧、密苗机插等22项农业新技术外,还创新“五图叠加◆★■◆◆”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糯稻本田精准作业◆◆■★、智能管理◆■■◆◆■、自动控制,将科技创新渗透到糯稻种植各环节。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糯稻平均产量终于赶上了普通水稻产量。
走出去■◆■◆■,天地宽。创业农场领导没有“闭门造车”,2022年,组成调研组深入9省17个地市县实地考察◆◆◆★。创业农场如此大规模的糯稻基地★◆◆◆■◆,“虹吸效应★★◆”凸显,五芳斋、古越龙山、米婆婆◆◆■、益海嘉里等50余家企业与之建立联系★◆■■,组建糯稻信息网,逐步开展订单服务◆◆★。
58.8万亩耕地,创业农场糯稻种植超80%,同时还带动建三江区域种植糯稻200万亩◆★★◆◆,使建三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寒地粳糯稻种植基地。
农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崔少宁认为,尽管以创业农场为核心区的建三江糯稻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和全产业链雏形★★■◆,但产业化发展道路仍旧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农场将在打造“两中心、两基地”上持续发力★★■◆■◆,即持续打造糯米原料生产基地,全力提升寒地糯米品质,为糯稻产业奠定基础;打造糯稻品种繁育基地,形成符合建三江本地气候条件的主推糯稻品种和专品种栽培体系;打造糯稻原料交易中心,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增加话语权★■◆;打造食品加工中心,构建以生产糯米和糯米粉为主的初级加工,与双盛■■◆★、古越龙山联合建设生产黄酒和米酿的精深加工,以及与五芳斋等企业开发糯米滋★◆◆、糯米锅巴等即时产品生产线的三级加工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还有一些经营者希望农场成立糯稻协会,建立糯稻市场预警机制◆■★◆★★,及时提供全国的糯稻价格◆■★■■■、产业发展等信息服务◆■,为农户打造了解市场的“千里眼”。
创业农场领衔制定了《黑龙江省寒地糯稻生产技术地方标准》,从此,到底该咋种糯稻有了“标杆■★◆◆”,稻农再也不必在“黑暗”中独自摸索■■★★★◆。
纵观全国稻米市场,◆★“少而精★■◆★”同样能走出一条精彩之路■■。目前★■◆◆★◆,创业农场联合庆阳农场的黑米、查哈阳农场的粥米组成“三米联盟”■■★■,整合三种特色稻米优势和营销渠道,发展锅巴★■、米酿、米酒等产品,抱团闯市场。
农场将这些优势整合后■◆,很快走出了一条农业联企业◆★★、原粮变佳酿的产业化之路,一举破解了种糯稻只能在低端◆★■◆★、低附加值老路上徘徊的困局。
“根深才能叶茂”◆◆★◆。农户的声音◆★■◆★、经营者的期望,让农场党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糯稻产业走得更高更远,“第一车间”这个基地必须维护好,才能后劲十足■★◆■。
品牌是产品的灵魂★◆。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近两来,创业农场实施◆◆“品牌兴糯■■■”战略★◆,以“大基地★◆、好糯米”品牌为定位,让好酒走出深巷,让产品走向全国◆★◆■,打造中国糯米第一品牌。
按常理,糯稻种植三年左右会出现一个价格变化周期,2024年正应是价格低谷期,可创业农场糯稻却能“逆市而起”,让稻农赚了个盆满钵满。
为此,2024年农场完成了10万吨糯米加工项目◆◆,规划建设5万吨糯稻恒温仓储库,确保糯米鲜度、品质不降◆■★★■★、食味值不减■★★■■◆。
种糯稻之初◆■■★,由于种植经验少◆★◆◆■,糯稻产量普遍低于普通水稻。价格虽高,效益却不十分突出。农场见招拆招,发挥组织化、专业化◆◆■、科技化优势,对糯稻种植进行重点研究,引导种植户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
农场连续两年承办“建三江糯米节”,100多家全国糯米头部企业、专家学者齐聚建三江■★◆◆■,进一步扩大了糯米品牌影响力。同时依托“建三江糯米”主品牌★★■★★,打造◆◆★◆“糯小侠”◆■★★■“锦秀三江◆◆★■★”系列专属品牌★★★◆◆■,持续释放品牌潜力。在2023年首届“糯米节★■”上■■■,农场就斩获订单1.68亿元。以“欢糯谷”文化园为主题的农文旅产业也在持续升级中■★★■◆◆,吸引更多的客源。
创业农场有近二十年的糯稻种植历史,从最初只有几百亩地◆★★◆★,发展到现在的45万亩■★■■。
在农场的引导下,工业园区内的中粮、双盛等企业纷纷进军糯稻产业。双盛米业拥有6条生产线条生产线万吨。这些企业挂牌收购农户手中的糯稻◆■★◆,在给他们吃下“定心丸”的同时,也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双盛米业延伸产业链条,投资3500万元建设黄酒厂◆◆★,每年可消耗糯米及碎糯米1000多吨。
这一切,皆因北大荒集团创业农场在发展稻米产业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稻亦稻,非常稻”的致富新“稻”路。
在调研过程中,一些种植户对糯稻品种单一和更新滞后等问题表示忧虑。建三江地区目前主栽的品种已经推广种植多年◆★◆◆,但市场上没有更好的可以替代的优质品种。糯稻种植户希望垦区的种子企业能够加大糯稻品种研发培育力度,让他们有更多选择。
近20年来,创业农场领导虽然更迭多任,但始终贯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思想■◆◆■★★,终让糯稻产业谱写辉煌新篇章■◆■◆。
在调研中★◆◆■★★,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光林坚定地说◆★■:■★“我们就是要把糯稻产业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深入实施◆★‘产业强企’工程,坚持市场主导◆■◆、品牌引领、产业融合、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持续在强基地◆■★◆■■、补链条★◆◆■、闯市场、引订单、建仓储★◆、优品牌、兴文旅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和协同力,推动糯稻全产业链发展。◆◆■■★”
去年,南方一些糯稻种植地区遭受热灾,产量受到影响。创业农场虽然也受前期低温冷害影响◆★,但通过技术补偿,保证了糯稻产量的稳定,实现了低谷期卖高价,糯米变黄酒,原粮变佳酿■★,不但企业附加值高了■■◆■◆◆,还保障了种植户的效益★◆。
面对时而欢喜时而忧的糯稻◆◆★■★,农场把眼光放长远。在一番调研分析后农场党委发现,糯稻价格尽管波动较大,但相比于普通水稻,近10年来它的平均价格每斤仍比普通水稻高出约0.13元。且农场土地集中连片、科技种植水平高,又处于寒带黑土地区,适于糯稻生长★◆◆■★■,产业潜力巨大。为此,从2019年开始农场党委更加聚焦糯稻产业发展,将糯稻作为一项利场利民的重要产业来打造,提出具体的战略目标◆■★,让糯稻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农场聘请钱前院士为“院士场长”,在当地打造糯稻新品种试验基地,目前已经示范研究15个新型糯稻品种★◆◆。农场还与中国农大开展智慧施肥示范推广项目,与北大荒研究院开展水稻全程数字化模型研究,为打造全国最大的糯稻专属种植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与工业不同,具有双重风险,即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如何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抓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2024年秋粮收获至今◆★◆★,创业农场糯稻市场价长期维持在每斤1.7元上下,比普通水稻高出0.4元左右,种植糯稻让农场职工增收近2亿元。
在与国内糯米产业头部企业合作中,农场发现,下游加工、销售企业不仅对专品种订单种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对加工、仓储★◆■◆■◆、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建三江区域一直没有专门服务于糯米加工、仓储的龙头企业。
好地配好种,一下子补齐了糯稻种植的断板弱项,糯稻单产稳定在1200斤以上。有了产量这个“定盘星■★★◆”■★■★,稻农心里乐开了花。